陳俞靜
Apr 4, 2021

--

初一十五拜祖先,是從小聽長大的彙語,家裡頭客廳親戚來親戚去,每到節慶,孩子們喜孜孜的享用假期,母親會在廚房忙進忙出的,偶爾窩進書房喘口氣,孩子們不懂繁忙瑣碎的家事,只知道節日裡頭有好吃的,親戚們回到家裡頭,有其他孩子當玩伴。平常日子,若遇上農忙時間,下課後吃晚飯前,在家幫忙爺爺包裝點水果,或是剪枝嫁接時期的沾蠟,閒暇時間,和爺爺一起坐在客廳盯著八點檔裡的角色們演出戲。

回台北雅房的路上,羨慕路上經過其他小家庭,享受自由的日子,沒有傳統禮教的約束和叮嚀,嘻嘻哈哈的聲音。伶伶地從口袋挖出鑰匙,插入鑰匙孔洞裡順時鐘轉個圈再反方向一次最後收回,走進小雅房裡頭把笨重的後背包,從肩邊放下,脫下沾上外頭灰塵的衣服,抨地躺進被堆裡頭。

長大後才發現外頭的人們只需要和親近的家人相處,空餘時間做些喜歡的事情或是休息,小時候的日常文化下不再當代世界裡佔有一腳了,傳統禮俗的叮嚀早就缺席在他們的世界裡。

少年悲憤地想著自己也不差,但沒像別人擁有手邊的條件和資源,總少了好幾節。到處亂晃跌跌撞撞的日子,也沒找著什麼有用的事,或有所成長,決定回到自己原本的位子,心甘的成為以前輕狂少年時嘲笑的樣子。

或許是因為自己是女生,只會看見母親做為媳婦角色所負擔的重擔,父親總在這些傳統禮俗的教訓裡,直覺地被我給缺席。父親的角色,是在下班後開始,回到家後轟轟的騎著摩托車去田裡幫忙農事,直到天色變暗、路燈點亮後,才會和爺爺相繼回到家中,身為最小的孫女,在客廳看著每天下午台視播放的航海王,冒險和夥伴,等待熟悉的摩托車聲靠近家中,轟轟的是爺爺的野狼125、耿耿的是爸爸的kymco125,摩托車到騎樓停下前,趕緊跑去把紗門給打得開開的,讓爺爺和爸爸不用熄火便能順勢把車停進家中,像是打遊戲一樣,若及時救援成功,會點起心裡小小的成就感。

碎碎私語的句子,打進電腦裡頭,沒有主旨和結構,也沒有觀眾和評語,只是安靜地存在這裡。

--

--

陳俞靜

把服裝系學生的碎念打成文字記錄下來